一、工作原理
旋转成膜
蒸发瓶以50–160转/分钟匀速旋转,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形成均匀薄膜,蒸发面积扩大5–10倍,避免暴沸现象。
真空降沸点
真空系统将压力降至400–600mmHg,显著降低溶剂沸点(如乙醇从78℃降至40℃蒸发),保护热敏性物质。
加热与冷凝回收
水浴/油浴恒温加热(最高180℃),蒸汽经双层套管冷凝器液化后回收至接收瓶。
二、操作流程
(一)使用前准备
设备检查
确认玻璃部件无裂纹,接口密封性良好(可涂真空脂增强气密性)。
加热槽注入水或油浴液至指定刻度,禁止干烧。
样品处理
液体体积≤蒸发瓶容量50%,黏稠样品需预热。
环境设置
仪器置于平稳通风处,冷凝系统提前30分钟开启。
(二)操作步骤
安装样品
将蒸发瓶固定于旋转轴,接口涂凡士林密封,连接冷却水管(区分进/出水口)。
启动程序
关闭通气阀→启动真空泵→压力稳定后松开固定手柄→设置转速(100–300转/分钟)→缓慢加热至接近溶剂沸点。
过程监控
观察液膜状态,防止暴沸;黏稠样品采用低速旋转。
结束操作
停止旋转→升高蒸发瓶→打开通气阀释放真空→关闭真空泵→切断加热及冷凝系统。
三、注意事项
安全规范
全程佩戴护目镜及防溶剂手套,易燃溶剂需在通风橱内操作。
停机顺序不可颠倒,避免真空泵倒吸损坏。
设备维护
定期清洁密封圈、冷凝管道,检查真空泵油位。
长期停用前排空加热槽液体,断电存放。
四、常见故障处理
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
真空度不足 密封圈老化/接口漏气 更换密封圈,重涂真空脂
冷凝效率低 冷却水流量不足/水温过高 检查水管堵塞,启用低温循环
电机过热 通风不良/环境温度>40℃ 改善散热,暂停降温后使用
注:具体参数需根据仪器型号及溶剂性质调整,首次操作建议参照设备说明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