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漏气原因诊断
密封件老化/损坏
检查旋转轴O型圈、聚四氟密封圈是否磨损或溶胀,老化密封圈会导致真空度不足。
观察法兰连接处聚四氟材料是否变形,长期使用后易因强度不足漏气。
接口密封不良
玻璃磨砂接口(如四通瓶与冷凝器)有异物或未涂真空脂,形成空隙。
毛细管夹管因高温操作损坏,需检查是否漏气。
阀门或冷凝器故障
阀门磨损(如收集瓶放料阀)可能导致抽气时漏气声明显。
冷凝器红色螺母滑牙或密封不良,需更换部件。
二、解决方法
更换密封件
拆卸旋转轴并更换O型圈,新密封圈需加涂真空脂增强密封性。
法兰连接处可缠绕生料带临时应急,长期需定期更换聚四氟部件(1-2年/次)。
加强接口密封
玻璃接口涂抹真空脂,喷射水检测气泡确认漏气点。
重新制作损坏的管道喇叭口,确保连接紧密。
系统检测与维修
分段检测法:
关闭阀门E、G,打开真空泵,若真空度停滞则排查D处漏气。
封住收集瓶接口C,若真空度提升则C为漏气点。
更换损坏阀门或冷凝器螺母,避免持续漏气。
三、预防措施
定期维护
每1-2年更换密封圈,阀门每2-3年检查更换。
操作前检查玻璃件完整性,避免裂纹导致漏气。
规范操作
避免高温超限使用毛细管夹管。
抽真空时先关闭阀门再启动泵,结束前先停止加热。
应急处理
漏气时可用生料带+真空脂临时密封,后续需彻底维修。
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解决漏气问题,保障设备稳定运行。